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院庆访谈录】三十年成长,一路相伴 ——原投资系总支书记付秀成老师专访

【院庆访谈录】三十年成长,一路相伴 ——原投资系总支书记付秀成老师专访

 三十年成长,一路相伴
                                      ——原投资系总支书记付秀成老师专访

老师说,最开始成立的时候,博学楼所在的地方还只是一片草地。成立之初,仅有金融和国金两个班级...

  付老师在金融学院成立之初就担任了学院内的工作,现已退休多年,学院特邀付老师,进行了一次采访,分享关于金融学院走过三十周年的经历和记忆。

 

  付老师精神矍铄,非常健谈,对大家非常爱护关照。老师早晨散步到学校,在采访结束后,婉拒了学院帮忙打车回家的提议,老师一再说不愿意给他人添麻烦,坚持自己回家,还给我们亮了亮老年人公交卡,让我们深受感动。


  此次到来,付老师还特地为院庆三十周年带来了六七本沉甸甸的相片集,照片里地上的布袋就用来装相片集的,非常朴素低调。相片集非常厚,有一定的重量,老师就这么自己提着来到学校,还带着我们翻阅了相片集,娓娓道来照片后面的故事。
付老师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97年的付老师

  1987年9月金院成立,老师在10月进入金院;在2001年6月金院和外经贸合并之后,老师又在金院待了三年,属于元老级人物。老师是原投资系的总支书记,不直接参与教学活动,主要负责学生工作。老师说,最开始成立的时候,博学楼所在的地方还只是一片草地。成立之初,仅有金融和国金两个班级,在1988年建立了投资系,在后来又建立了保险系、信息系等。
中国金融学院原大门

  当年陈云同志为金院题词“培养新一代银行家”,除了理论知识之外,学院还非常注重实践活动。老师提到,当年学生毕业之前,必须实习一个月。当初属于部管院校,一般情况到银行实习,每个系根据专业分配,上海、广西、成都等地。实习结束后,鉴定达标才能解决毕业分配问题。学院严渝军老师,教授证券知识,带学生到证券交易所实际操作,实践之后才会在课堂上讲理论。课本要与实践相结合,基于实践经验有易于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这个重视实践活动的惯例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了金院学生普遍拥有丰富实习经验的特色。

  当年培养行政班的措施非常具体,通过一系列入学、日常、毕业等活动巩固班级体。这种培养下,许多班级班级观念很强,同学之间心很齐,关系特别好,虽然毕业很多年了,依旧容易相聚。比如说,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老师们还有高年级的学生都会前去迎接新生。新生不了解学校,不熟悉专业,老师和高年级学生会介绍专业特点和分配方向,非常亲切,关系很融洽。这种集体温暖与集体关怀,让新老生结合,不会太陌生,离家的情绪不会太难过。同学之间互相促进,互相了解,没有任何利益纠葛,纯洁的同学感情。
    学生活动

  和老师聊到学生工作,老师提到了一件印象很深的事:“当初大学谈恋爱是坚决禁止的,但是我不同意这样的做法,是坚决制止还是正确引导,要慎重选择。要关注学生的情绪问题,不能因为不良情绪而耽误学习。对于谈恋爱,我不反对也不提倡,但是出了问题我会帮助解决。喜欢是很客观的事情,但是重点在于如何互相促进。”老师在当时那个年代,对于学生恋爱的态度,能够用心去理解,耐心正确的施加引导,开明的思想、对学生深深的理解和包容令我们赞叹。

  老师坦言,来到金融学院的都是在省里名列前茅的学生,竞争激烈,有些学生在期末考试名次不够理想,而产生非常大的失落感,甚至得了抑郁症。在他印象中有位女生,曾在高中也是第一二位,但是来到金院后,学习跟不上,产生了怀疑自我的心理。老师仔细回忆:“后来她给我写了封求助信,我就找她谈话,了解具体的情况。我带她去医院看看,按照医师的嘱咐治疗。然后也和班里干部交代,一定要多关照这位女生,不要让她孤单了。和任课老师交代,学习上不要给太大的压力,多些安慰和鼓励。这不是仅仅谈话,重点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处理学生工作一定要具体,成天说教没有任何意义。”

  当有些学生面临面对自我的困难时,老师也十分关照:“有位女生比较矮比较胖,不够漂亮,心理落差大。家人老师宠爱,来到学校后,感觉和同学格格不入,不好意思和同学交往。她来找我谈话,我鼓励她要有自信,各有各的形象,模样,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长处,发挥自己的特长就好了。找宿舍长,一定要多和她交谈,和她多亲热些。解决学生问题,多去欣赏学生,不要只在乎学生本人,要多和周边的人交谈,为她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需要同学的关怀、理解,老师的正确开导。”真正用心去关怀学生的成长,细致入微、体贴关怀让人如沐春风,让学生在金院的土壤中茁壮的成长为大树。

  不仅是心理辅导,在社会实践学生活动方面,老师也是非常有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学生接触社会比较少,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将知识能力与活动能力结合起来。有文艺舞会、体育比赛、诗词朗诵、证券期货节等,拒绝枯燥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多样的兴趣。

  例如证券期货节,给学生一个月的时间,组织、设计、培训、实施,把所学的有关证券的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上。是真正的证券期货市场,都是实际操作的,由学生自己组织活动,有管理财务的负责资金入注,有外联的请来学者和专家,有实际操作的,有市场总监等等,各个系都参加,和市场直接接轨。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自我的综合能力。

  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从活动中学习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规则方法,自己认识,自己提高,多彩的生活,不是只会读书,读书是主要的方面,但是活动更具促进作用。

  在学习方面,老师谈道,高中考上大学,有一个转换过程,过渡期,衔接,断层。高中是灌注式教学,做题,猜题,找套路,为了高分而奋斗。上了大学,要培养自学能力,带着问题去听老师讲课,而不是说张着嘴等待喂食,要学会自己拿着勺子吃,转变是相当关键的重要的,提升自我,要发挥自己的潜力。充分利用图书馆,自己主动找书学习。课堂知识只是一种点拨,真正的知识要自己主动去发掘探索。这也给了我们关于在校学习的启发。

  老师平时喜欢和学生一起吃饭。他说:“作为老师,要多和学生接触,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在干什么,想什么,看什么书,喜欢什么东西;辅导员的性格、作风、言行举动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看着学生成长,看到学生成材,能够拥有骄傲感,满足感,高兴,自豪感,工作的收获感,成就感。学生也是我的老师,通过学生懂得怎样更好的工作,不断年轻,这份工作非做不可。”

  付秀成老师与我们说了非常多的工作感受,从实践、学生工作、学生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教职人员对金院无私的贡献。从金院走出的一代代学子用切身行动体现着在金院的文化浸润,三十年来金院不断哺育着一代又一代金融人。在院庆三十周年之际,付老师也送上了他对金院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