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院庆光影辑】杨冬梅:成长和变迁,我与金院三十年

【院庆光影辑】杨冬梅:成长和变迁,我与金院三十年

杨冬梅:成长和变迁,我与金院三十年

杨冬梅 金融系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我与金融学院共同成长,值此中国金融学院成立三十周年之际,缀连图文,从个人角度看中国金融学院的历史变迁


                                                                                  这是三十年前的我,是不是很青涩呀

  这是当年毕业证上的我,毕业证是放到档案里的,报到后隔了好久才给。总行院校当年有10%的进京指标,选的都是优秀毕业生,我就是其中之一,那时西安到京需要乘坐火车20小时以上,还是烧煤机车,来京之前的1984年曾经来过北京,毕业时对北京还是非常向往的,当时,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需要大批金融人才,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计划在京办一所自己的金融院校,恰逢中国金融学院筹备,需要人才,双向选择,被选中。于是1986年8月10日,怀揣一张派遣证,坐着绿皮火车,和冯延龄等四位同学从西安到北京,到五棵松中国金融学院筹备处报到,记得那是一处民房,在那见到的第一个筹备处的人是人事处的满文泰,完成报到程序后,筹备处安排我们住在北京银行学校招待所,见到早已报到的张颖,江鸥等。之后住宿安排在银行学校的北侧红楼里,一楼办公,二楼住宿,随着办公人员增多,我们就被安排住在经贸大学附中宿舍。光阴似箭,一晃就是三十一年。特别说明一下,中国金融学院筹备之初,进行了多地选址,都不如愿,最后就在原北京银行学校办公。现在的知行楼,二食堂等都是银行学校的主要建筑。1987年9月20日中国金融学院成立大会就是在二食堂召开的,中国金融学院自己的办公楼即博学楼是1995年建成的。

  现在的我,是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硕士导师,是学院骨干教师,主讲财政学,税收理论与实务,国际税收,税法等课程,还承担学院在职研财政学课程教学,给民生银行,建设银行,住总等单位进行过税务培训,水利部研究中心特邀专家,主编过财政学,税收理论与实务教材,1988年获得中央讲师团张家口地区支教先进个人,1996年获得中国金融学院先进个人,2002年获得对外经贸大学优秀教师,2004至今多次获得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教学二等或三等奖,2012年本科教学学院前10%,获得金融学院教学优秀奖,2012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5年对外经贸大学微课大赛三等奖,2016年度优秀班主任 。
          
          
以上为:中国金融学院工会证、中国金融学院工作证,我是301号,其实当年筹备时也就几十人,主要来自行属院校,还有和人民银行联合培养人才的院校,后来陆续进了很多人。最后是中国金融学院图书阅览证。

         
         
         
  中国人民银行响应中共中央号召,支援落后地区教育,派遣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支教,人行分配给中国金融学院两个名额,我主动报名参加了中央讲师团,赴河北张家口地区电大支教一年。以上图片包括:被评为张家口地区支教先进个人,电大先进个人,讲师团成员在确定之后为我们办了临时工作证,讲师团部分成员在人民银行与时任人民银行副行长邱晴等合影,讲师团教师与电大教师合影,讲师团成员合影,在张家口地区行署地区专员亲自发奖。
1996年获得中国金融学院院级先进个人称号

         
         
         
  1996年6月6日,代表金融系参加中国金融学院首届教学观摩比赛,二十一年前,很年轻啊。颁奖的是当时的中国金融学院潘硕健院长和李振库书记,丁家庆副院长等。以上图片包括:2002年获得经贸大学首届本科优秀教师奖,经贸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学贡献奖,远程三等奖,继教三等奖,远程导学奖,函授教学贡献奖,远程二等奖。
陈校长,徐校长,刘校长等领导亲自颁奖

     出版的教材,其中《财政学》出版印刷六次,《税收》已出至第二版。

   
   
   
后记:
三十年栉风沐雨,三十年薪火相传,中国金融学院的教师们在这里躬耕不辍、教书育人。三十年院庆之际,感谢杨老师的光影回忆录。金融学院现面向广大校友征稿,有意请点击链接,查看征稿要求详情:mp.weixin.qq.com/s/kC9ogZdIXmrP_UlcITOw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