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园地 - 学生动态

学生动态

教书育人恩师赞 济世经国经验传 ——记首届“金融学杰出教师奖”获奖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座谈会

教书育人恩师赞 济世经国经验传 ——记首届“金融学杰出教师奖”获奖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座谈会

    2015年11月14日下午2:00,首届“金融学杰出教师奖”获奖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座谈会在行政楼222会议室举行。本次“金融学杰出教师奖”由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主办,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承办,共有六所金融院校参与了评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王玲、评奖委员会主任曾康霖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吴军教授以及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许均华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曹凤岐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吴卫星教授出席此次座谈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蒋先玲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李健教授、厦门大学金融系朱孟楠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张桥云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朱新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吴晓求教授等11位获奖教师及多位来自不同高校的金融学专家学者也受邀前来交流金融教学经验,探讨金融学课程的发展。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吴卫星教授的主持下,会议正式开始。首先,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王玲发表致辞。她肯定了“金融学杰出教师奖”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教师对祖国的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理应得到认可和奖励。国家目前紧缺具有全球化视野、敏锐的洞察力、责任感和科学精神的金融人才,而金融人才的基础则是一线教师。“感谢此次交流会给教师们一个交流经验,提升课程方法体系的机会,预祝此次交流会圆满成功,”她由衷地说。

 

    接下来发表讲话的是评奖委员会主任曾康霖教授。 他希望获奖教师们“珍惜荣誉、保持荣誉、弘扬荣誉”,培养更多优秀的金融人才。对金融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与国际接轨、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等方面着手。曾教授还就“金融学杰出教师奖”的普及与发展,以及怎样落实到教学人才培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诚挚的话语引起与会人员的共鸣。

 

    基金会理事长许均华介绍了鸿儒基金会的基本情况。鸿儒基金会为推动中国金融教育的发展,开展了一系列金融教育相关奖项的评选活动,致力于“让在校学生安心学习”、“让辛勤工作的金融教学第一线教师安心教书”、“让为中国金融学做出贡献的老一辈金融学家得到认可”。许均华理事长表示,“希望获奖老师积极参与交流,建立长期合作。”

 

 

    随后,获奖教师依次进行了金融教学经验交流。首先是中央财经大学的李健老师分享了自己关于“教书”“育人”的体悟。李健老师认为,除了阅读经典教材和文献,老师应该尝试自己编写基础性教材。对于教书的方法,李健老师以自己组建教学团队和课程组的实例,说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强调课程资源的积累。在“育人”方面,她认为教师应当把思想引导放在首位。教师们要以身作则,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担当意识。其次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进行人格培养和素质教育。还要弘扬时代精神,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

 

 

    接下来发言的是对外经贸大学的蒋先玲老师。她认为大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有创新思维和健全人格的人,强调“先做人,后做事”,建议把人的培养融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她以三个课堂实例,在货币银行学的知识中融入自我价值、活在当下、享受过程等人生哲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厦门大学的朱孟楠老师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必不可少,教师更要率先垂范并以身作则。在教学方面,他强调教育重在引导,其中兴趣、思考、独立思维、学术意识、国际视野的引导至关重要。对于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朱老师提出了师生互动、实例视频案例教学、课外与第二课堂教学结合等方法。他还提出在本科生阶段增加研究要素,注重创新,把科研成果转为教学内容;关注民生社会,达到更高的济世经邦的境界。

 

    西南财经大学的张桥云老师从学院建设出发介绍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改革的本科阶段,他提出把中国的改革事务与外国的理论教程结合,提升学术能力,拓展国际视野。切实把科研转化为教学,把知识积累转化为科研能力,建立文献库、数据库、案例库。对于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改革,他主张从金融机构引进实务课程,并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严格控制质量,实行淘汰机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朱新蓉老师首先表达了获奖的荣幸,并表示在国家教育宏图的背景下,教书育人的工作越来越重要,金融教学的地位前移。中国的金融学教育要“抱团”前行,把“创新作为第一要务,改革作为重要抓手”。金融教育发展任重而道远,努力和坚持是教师们的必然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的吴晓求老师也带来了自己对金融教育的经验。以前一段时间的市场动荡为例,吴晓求老师强调了经济结构变动时期对金融人才的迫切需求。中国拥有庞大的经济规模和双向流动资本规模,这就要求金融人才要深刻把握现代金融结构,加强风险敏感度,站在全球的角度思考金融问题,树立大国金融的意识。以学校建立文献资料库为例,吴老师建议培养学生兴趣,鼓励读原始文献,提高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吴军、曹凤岐和曾康霖对“金融学杰出教师奖”的评选机制和改革提出意见并与到场嘉宾进行讨论。许均华理事长表示将不断完善评选机制,做好执行工作。大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本次交流会上,老师们敬业爱业的精神让人感动,教书育人的理念使人振奋。相信中国的金融学教育事业会在以他们为代表的金融学教师的引领下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相信中国的金融业会在金融人才的推动下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