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园地 - 学生动态

学生动态

学术 | 求索书院-名师大讲堂之“新金融政策”讲座顺利举行


2023125日下午,求索书院·名师大讲堂讲座在宁远楼828教室顺利举办,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作题为新金融政策的学术报告。讲座由中国金融学院组织,学院副院长张海洋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黄益平教授从刚刚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详细回顾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形成、发展和改革历程:从20世纪上海成为亚洲金融中心,到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计划经济期间大一统的金融体制,再到今天的中国金融体系形成。回顾历史之后,黄教授介绍了中国金融体系的独特特征、国际差异和改革逻辑,指出我国金融工作具有一定的政治性人民性,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需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和防范化解风险。

针对我国金融政策发生改变的逻辑以及面临的挑战,黄益平教授提出了四个问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第一,为什么我国金融体系还保留不少政策干预?因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为了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商品市场采用双轨制,这也导致要素市场价格普遍扭曲,金融市场出现双轨制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政策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定。第二,为什么金融抑制没有妨碍中国创造经济奇迹?黄教授强调要实事求是地看待经济政策:好还是不好,要基于事实说话,做成本效益分析。数据显示,我国金融发展具有比较强的斯蒂格利茨效应:金融约束并没有降低资源配置效率,而是有助于将储蓄快速转化为投资,同时支撑了投资者信心。第三,为什么改革政策成功但关于金融不支持实体经济的抱怨越来越多?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开始发生转变,过去还算行之有效的金融政策似乎不再那么有效。未来要想更好地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更多有效的金融创新支持。第四,为什么金融风险事件不断冒出但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较低?在西方金融市场上看似有效的挤兑模型主要对中小银行产生了影响,对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则失灵。中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较多,能够有效构建国家层面的金融安全网,但未来防范我国的金融风险离不开监管、财政、央行的密切合作和明确分工。

在对讲座内容的回顾和总结中,黄教授指出我国金融监管政策具有一定的钟摆规律,会随着金融工作的主要目标而适时调整,在金融效率和金融稳定之间寻求动态平衡。面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任务,需要有效协调各方,适度减少对行政手段的依赖。

演讲结束后,现场的同学就未来职业规划宏观经济走势建设世界一流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怎样为建设金融强国做贡献等问题与黄益平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最后,张海洋教授做总结发言,他指出黄益平教授的报告结合历史背景、理论知识和现实情形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透露出的金融政策新动向进行了深刻解析,相信参与讲座的各位同学对经济发展现状和政策制定逻辑会因此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向同学们提出了在校期间应当扎实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期望。


来自UIBE中国金融学院

编辑:罗文雅

推送:卫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