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教师学术报告会系列之二:吴军教授

教师学术报告会系列之二:吴军教授

       

2010 10 21 下午 2:00 点,金融学院吴军教授在博学楼 918 举行了题为“后危机时期通货膨胀与流动性压力——基于货币结构分析视角”的学术讲座。

 

 



    吴军
教授首先指出, 2010 年,各国针对金融危机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世界经济出现企稳回升态势;但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世界经济仍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即所谓的 后危机时期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层面的影响并不显著,主要是对中国实体经济层面的冲击。

具体而言,中国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启动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措施,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最直接的严峻挑战。然而,通过需求扩张政策、依靠财政与信贷高投入而实现的经济回升,其基础不稳固、不平衡。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同时扩张性货币政策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加之危机之前已存在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导致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增强。

接下来, 吴军教授讲述了流动性压力的形成。他指出,从需求面看,潜在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自于危机前形成的过剩的流动性存量和 2009年扩张性货币政策所释放出的大量流动性。流动性压力首先来自于危机前过剩的流动性存量,与我国国际收支长期高额顺差有关。接着, 吴教授讲述了有效需求与货币结构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在当期能够实现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为有效需求。在货币经济中,有支付能力需求取决于货币供给数量,有效需求取决于货币供给结构。当前,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成为了中国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随后, 吴教授从货币结构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行了分析。

最后, 吴教授得出结论,目前我国如此之高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巨额货币存量,为何未发生明显的通货膨胀问题,原因在于:目前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和收入结构等未发生明显变化,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也未有明显好转,使投放出的货币大量滞留在准货币状态之中。一旦发生明显通货膨胀,表明我国的经济结构开始改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趋于好转。

在讲座过程中, 吴教授针对台下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讲座在热烈的气氛和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