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第一届《国际金融研究》论坛第三分会场会议纪要

第一届《国际金融研究》论坛第三分会场会议纪要

2011 年3月19日 14:00点,第一届《国际金融研究》论坛第三分会场在博学楼813室举行。会议由上海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系主任金洪飞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潘慧峰副教授共同主持,主题是“宏观经济问题研究”。整个会议共有此次论坛评审出的八位优秀论文获得者分别对其文章进行宣读,并现场解答了在场老师及学生的问题。以下是八位优秀论文获得者的论文概况:

 

演讲者: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孙浦阳、张亮

题目:金融全球化是否有效的促进了企业进入?

内容:

本文选用了20002007年跨国面板数据对金融全球化对一国企业进入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商业密集度和新增商业密度两个指标来描述一国的企业进入情况:用国际债务币种、非居民银行国际贷款币种、离岸银行存款比重3中从不同侧面反映金融全球化的指标来分析金融全球化对企业进入的影响。

结论:金融全球化主要对工业国的企业进入起正向作用,对新兴市场过作用不显著。金融全球化只有一国收入较高时,即金融发展水平到达一定程度时,才会发挥作用。金融全球化对一国企业进入的正向作用存在一定条件,可能与一国的吸收能力有关,表现为一些因素成为影响金融全球化促进企业进入的条件。

讨论:

1.具体对中国不好的影响是什么?

给金融开放过带来冲击,造成不稳定。

2.深入研究:猜测开放程度的影响

dummy三个变量分别回归。

3.企业进入指标的问题:对企业进行分类。

 

演讲者: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李子豪

题目:FDI的技术效应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基于35个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内容:

本文利用35个工业行业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使用两类反映FDI对行业技术溢出效应的标量指标,并对相关行业安排排放强度进分类,实证检验了FDI的基数效应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结论:行业内FDI的技术效应对全行也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明显降低效用。从FDI技术效应的影响渠道来看,无论是人员流动效应还是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FDI企业对行业二氧化碳的下降均存在积极影响。

讨论:

1.碳金融问题  热点问题

2.是否行业分析中包括畜牧业?

3.发达国家比较好,发展中国家影响较大

选取的污染物不同,结论不同

4FDIS FDIP 的计算方法

17个行的数据,样本量比较小

5OLS更好选择变量

6.地域因素:国家提供的数据限制

 

演讲者: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   叶蓁

题目:全球产品内分工与资本形成

内容:本文重点考察了全球产品内分工这一被现有文献忽视的外部经济因素对中国内部资本形成的影响。我们认为全球产品内分工至少可以通过迂回生产效应、生产转移效应、投资诱致以及投资升级压制效应四类渠道对国内资本形成施加影响。文章利用工业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得到的结果证实:在众多影响中国工业行业资本形成的因素中,其参与全球分工生产的程度是极为重要的经济因素,同时该影响还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资本形成更容易受到全球产品内分工活动的影响。

讨论:

1.报政府部分剥离掉

    2.考虑滞后变量

3.中国资本量已经很大,为什么还要继续在国际市场上吸收      

4.跨国公司对经济影响

 

演讲者: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王晓辉

题目: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对中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和有效性的影响

内容:

目前有许多文献检验了汇率制度改革是否使中国货币政策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性和有效性。但却忽视了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条件下,美国货币政策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国际溢出效应。本文使用无约束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误差分解分别检验了上述溢出效应,发现中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和有效性并没有因为汇改而有多大的改善,美国货币政策依旧对中国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有着较大的国际溢出效应。

讨论:

1.研究的思路问题 中国利率没有市场化

2.利率的平稳性

3.货币政策变动的表现  利率是否可代表货币政策 

 

演讲者:复旦大家经济学院  曹海军

题目:基于市场经济效率视角的信贷有效性研究

内容:

本文重点研究了货币政策信贷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我们以市场经济交易效率和信贷效率为变量构建了理论模型,我们认为是信贷与市场两方面共同促进了经济发展。当市场经济效率较低的情况下,信贷的作用便很难发挥积极作用。基于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们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本文的结论:是市场和信贷两者的结合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实证发现,市场经济的深入能促进经济发展。而在西部地区市场经济条件较弱的情况下,信贷作用不仅不能发挥,甚至阻碍了经济发展。东部地区由于市场条件较为完善,信贷能发挥积极作用。中部则介于东部和西部地区。

讨论:

1.计量方面的问题: 样本的独立性问题

2.对市场化的理解  对立面的选择

3.理论模型,实证模型   模型的解要在文章中给出

4.约束条件没有给出 

 

     演讲者: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周开国

题目: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内容:

不同于以往文献专注于收入结构与银行绩效关系的研究,本文基于资产组合理论关于多元化组合可以分散风险的观点,对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与银行风险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利用14家商业银行12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对银行风险进行进一步的分解,试图更深一步探讨收入结构转型与银行风险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与银行风险间的关系并不显著,银行风险的降低主要归因于利息收入波动风险减小,而随着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高,非利息收入波动风险反而增加,对总风险的贡献值增加。基于本文的实证结果,在银行风险控制方面对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讨论:

1.范畴问题

2.为什么指标用ROV 而不是ROE

3.利息业务抵消了非利息业务的增加,是否应该把各业务细分

4.没有考虑宏观因素  协方差不能说明的一些问题

演讲者: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王三兴

题目:我国超额外汇储备:重商主义还是预防性动机?

内容:

对中国超额外汇储备成因的解释有重商主义和预防性动机两种解释。重商主义与经常账户差额和债权性储备,预防性动机与资本账户差额和债务性储备有内在联系。从国际收支表中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名义差额对外汇储备增量贡献上看,重商主义和预防性动机交替发挥主要作用,对外汇储备存量的累积贡献上看,重商主义成为主要因素。两个账户的实际差额对外汇储备的增量和存量贡献则都表明重商主义是我国超额外汇储备的主要成因。

 

    演讲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孙佳

题目:论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选择

内容:

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之一,国际社会在如何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经济发展,寻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之路。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低碳经济的呼唤日趋强烈,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新课题。现阶段,碳交易作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暖的主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的节能减排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构建适合中国国情与低碳经济发展的碳交易市场体系。本文在对碳交易市场建立的相关背景、研究现状等理论进行总体把握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政策以及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基本现状,对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出了建议。

讨论:

可采用博弈论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