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金融市场研究方法与实践系列学术讲座第六讲:信用衍生品商业模式

金融市场研究方法与实践系列学术讲座第六讲:信用衍生品商业模式

 

2010 10 21 6 30 ,美国瑞迪安资产保证公司 (Radian Asset Assurance) 资深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范希文博士应邀莅临我院,在博学楼 925 举行了金融学院 SBF 论坛 —— 金融市场研究方法与实践系列学术讲座第六讲:信用衍生品商业模式。这一讲座是由我校与全球风险协会( GARP )对外经贸大学分会联合举办的。金融学院邹亚生副院长、金融市场研究中心张海云主任、金融学院院长助理潘慧峰博士、冯建芬博士等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由 张海云教授主持,他首先对 范希文博士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 范希文博士的学习工作经历和研究成果,以及这次讲座主题的背景。 张海云教授说:“西方金融市场离不开信用风险的转让与承接,而这一关键领域经过专业化发展,已形成金融业下的分支行业。那么,出**保护的商业模式有哪些?如何发展和持续?在金融危机中遭遇了哪些挑战?这一行业是如何应对挑战的?行业格局和商业模式有哪些相应的变化? 范希文博士结合了他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回答了上述问题。


    讲座开始, 范博士列举了信用风险转移的两大模式,即传统的金融担保(
Financial Guarantee )模式和新型的信用违约互换( CDS )模式。 范博士回顾了金融担保商业模式的发展历程、核心价值和盈利模式,指出这一模式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信用增进公司为市政债券提供信用保险,市政债券信用评级偏低以及信息不对称造成投资者对信用增级的依赖。对于信用增进公司而言,要依靠微薄的保费收入产生足够的资本回报率,必须依赖高杠杆;在现有的美国保险监管框架下,信用增进公司可以达到 20 30 倍的杠杆。从风险角度看,信用增进公司债务的非加速性( Non-Acceleration )帮助它们在状况恶化时免受落井下石之困。

随后, 范博士介绍了信用风险转移的新型模式—— Credit Default SwapCDS)。CDS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美国华尔街市场,由于其具有其他信用风险转移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从90年代开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范博士指出,随着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CDS的参考实体从单一实体延伸到了实体组合,导致了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简称CDO)的出现。合成型CDO出售单一实体的信用保护,购买实体组合的信用保护,这一操作的盈利性要求优先层档保费足够低、规模足够大,这一需求使新的商业模式应运而生。为优先层档提供信用保护的有三大类公司:其一为保险公司包括信用增进公司,其二为信用衍生产品公司(Credit Derivative Product Companies,简称CDPC),其三为加拿大融通管道(Canadian Conduits)和结构化投资载体(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s,简称SIV),危机后幸存的仅有第一类公司,即保险公司包括信用增进公司,其优势在于资本金雄厚,对资产市场价格波动的抗震能力强等。

最后,现场参会人员与 范博士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范博士结合自己丰富的华尔街从业经验,对在场老师及同学的提问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会 后范博士将自己的最新出版的著作《信用衍生品理论与实务》赠与在座的各位老师。讲座在热烈的气氛和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