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6至17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编辑部共同主办,《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国际金融研究》《金融论坛》《金融监管研究》编辑部提供学术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和中国工商银行协同承办的第五届中国金融学术与政策论坛(2023)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交流大厦隆重举行,本论坛旨在推动国内外金融学科之间交流,促进学术界、政策界和实务界之间的互动。来自海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政府研究制定者及金融从业者齐聚一堂,共襄学术盛会。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和嘉宾有论坛联合主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吴卫星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小锋教授、《经济研究》编辑部金成武主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金融学讲席教授侯恪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院长王天一教授等。论坛开幕式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曹小勇教授主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张小锋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中国应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些会议精神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坚定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的道路提供了新指引,本届论坛聚焦诸多金融学术与政策议题,希望能够助力金融学术理论创新与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张小锋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愿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经济研究》编辑部金成武主任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论坛历史,强调金融行业具有多维度性特征,因而论坛同时邀请学术界、政策界和实务界的代表,力求通过三方互动,促进思想间的碰撞与融合,推进金融学科理论创新。金成武指出,本届论坛参与者也将着重结合案例分析,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论坛的务实性,为国家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院长王天一在致辞中回顾中国金融学院院史,也期待依托中国金融学术与政策论坛,学院可以进一步提升高质量科研水平,打造一流学术品牌。同时,王天一代表中国金融学院对出席本届论坛的诸位嘉宾、共同承办本届论坛的中国工商银行及幕后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愿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主旨演讲环节由俄亥俄州立大学金融学讲席教授侯恪惟主持。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张蓓以“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题,从当下的金融热点气候风险与绿色金融切入,聚焦金融安全与稳定,从中央银行是否应当考虑绿色因素、中央银行如何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及转型金融与公正转型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建设与完善标准体系、强化信息披露、发挥市场激励作用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等建设性想法。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高金讲席教授潘军以“The Pre-Announcement Drift in China: Government Meetings and Macro Announcements”为题,从中国政府工作会议的召开与宏观议题发布的视角切入,关注市场对政策预期的真实反应。潘军指出,高层级政府会议的召开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定价表现具有重要的前瞻性影响,成本型企业和小市值公司在面临针对流动性和信用提出的货币供应公告时表现尤其敏感,这有助于政策制定者进一步理解金融市场与宏观环境的关联。
本次论坛共评选出最佳论文奖8篇,其中英文论文4篇,中文论文4篇。颁奖仪式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副院长王茂斌主持,俄亥俄州立大学金融学讲席教授侯恪惟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曹小勇为获奖**表颁奖。
本届论坛共设13个分论坛,主题分别为宏观经济与系统性风险,FinTech and Green Finance,金融创新与高质量发展,Banking,经济金融案例研究,Empirical Asset Pricing,资本市场运行,Behavioral Finance,数字经济与金融发展新业态,Macro Finance,公司金融与家庭金融,Corporate Finance和气候变化与绿色金融。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Cornell University、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等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的学者受邀参加,报告最新研究成果,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点评,与会人员参与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本届论坛紧跟中国金融发展脉络,以优秀学术研究成果为纽带,为国内外金融学者、政策制定者以及金融从业者之间提供一个充分交流金融理论、政策及实务最新动态的平台;论坛上通过对理论和方法的探讨,对实务经验的分享,以及与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编者之间的互动,让理论与实务、学术与政策相互融合,最终推进中国金融学科的理论创新和金融体系的有序健康发展,为中国“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