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党建动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金融学院金融学教师支部书记卞洋分享《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学习体会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525日下午,金融学院金融学教师支部书记卞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向支部全体党员分享《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学习体会。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一篇讲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文中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卞洋首先引用大量历史事实与图片资料,分享了他对于“中国”、“中华”概念的理解。夏商周三代后,“中国”逐渐成为历代王朝共享的通用国名。新疆和田地区尼雅遗址曾出土汉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蜀锦,说明汉朝即自称中国;西安碑林里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由唐代来华的景教徒所立,证明唐朝亦自称中国;清康熙年间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最权威版本——拉丁文版本中,明确使用“中国”(Sinarum)指代清朝。明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其札记中记载:“这个国家有一个各个时代一直沿用的称号,我们通常称呼这个国家为中国或中华”。

卞洋以我国三个大一统的时期——秦汉、隋唐与元明清为例,描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显著特征。中原民族与边疆民族、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携手书写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的,“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

此后,卞洋结合他在新疆两年支教的经历,分享了他在新疆的所见所闻:石河子大学里的泮池、吐鲁番博物馆里的《伏羲女娲图》绢画、高昌故城前的玄奘像、克孜尔石窟下的鸠摩罗什像、吉木萨尔县的北庭故城、可可托海的三号矿坑……这些都是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教材”,鲜活的验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我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与会党员表示,大家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将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