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我院张海云教授应邀参加第三届中国资产证券化全球投资者年会并发表圆桌发言

我院张海云教授应邀参加第三届中国资产证券化全球投资者年会并发表圆桌发言

2019年3月30日至31日,第三届中国资产证券化全球投资者年会(The 3rd Annual Global Investors’ Conference on Securitization in China)在北京嘉里大酒店(Kerry Hotel Beijing)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国内和国外机构联合主办,国内主办机构是瀚德科技和中国资产证券化百人会论坛(CAF100),国外主办机构是欧洲货币机构投资者集团(Euromoney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Plc)/信息管理网络(IMN)。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国际化,参会代表包括近千名海内外资产证券化 ABS  发行人、投资者、监管机构代表,同时包括领先全球国际银行和律师事务所、中国的主要银行和法律机构、国际评级机构,以及其他一同进入蓬勃发展的中国 ABS 市场 的主要服务提供商。

我院张海云教授应邀在“银行另类合成风险转移:了解Synthetic Risk Transfer策略”圆桌论坛发言。近年来资产证券化在国内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国内金融市场的前沿热点,但迄今国内资产证券化产品皆采用了现金型证券化(Cash Securitization)技术,尚未尝试合成型证券化(Synthetic Securitization)技术。与现金型证券化不同,合成型证券化采用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作为风险转移工具,这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风险对冲和投资带来了全新的灵活性和便利,与此同时,在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方面,对参与机构的金融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圆桌论坛中,海外嘉宾来自渣打银行和荷兰的养老金投资管理机构PGGM,他们介绍了合成型证券化技术在海外的应用经验和最新前沿进展;国内嘉宾包括张海云教授和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首席风险官范希文博士,主要讨论了合成型证券化技术在国内市场落地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

       合成型证券化采用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作为风险转移工具,与此相关,CDS产品在国内已经推出。2010年推出的两款产品包括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和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统称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也被称为第一代中国版CDS。其“单一标的债务”条款有别于国际市场CDS中“多标的债务”条款的标准设置。张海云教授曾撰文数篇,剖析了“单一标的债务”条款的诸多弊端,并认为公开交易的信用衍生工具采用“多标的债务”条款,更有利于市场的规模化有序发展。与张海云教授的观点相契合,2016年国内推出了包含“多标的债务”条款的CDS产品。在本次圆桌论坛中,张海云教授探讨了合成型证券化技术中的内嵌CDS标的债务设置、交易对手风险防范、监管资本缓释等相关的产品结构设计、风险管理、市场监管问题。